考察新时期文学向自身回归并取得独立发展这一复杂的历程,离不开文学所依赖的历史和文化环境。可以说,是全面觉醒的文化意识促动并规约了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实验和探索,反过来,文学同样以富有自身特色的努力参与并丰富了民族文化建设的进程。而具体到80年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多元路向,又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刘克宽新著《文化觉醒中的文学思考》(人民中国出版社出版)对这一探索和转换的过程做出了自己不无新意的思考和分析。
从宏观角度论文学走向,作者立足于文化传统和时代创新两个基点上。文学的民族化问题,是几十年来文学界久谈不衰的话题,其间也出现过种种偏颇。而80年代中后期文学写作的多元探索自然成为探讨这一问题的新的语境。该书的特点在于,作者没有将这一问题悬空置虚,而是紧密结合80年代文学发展的复杂状况及其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放的自我调整系统”的民族化概念。这一概念涵括了以下思考:立足于文化的民族化和现代化关系的坐标点上,以有利于社会进步为目的来研讨文化的发展意义;视传统为一个历史的增殖过程,一种能动的结构,一个必须不断创新的体系,由此,用现代眼光选择和发扬传统,同时借助传统吸收改造西方艺术,在东西艺术融合中探求民族文学的发展道路,无疑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合理取径。作者甚至借鉴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来丰富并深化这种思考。他认为,就历史发展来看,文化的民族化体现为由文化交汇形成的不平衡状态在选择调整中向平衡有序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这种探索无疑体现着研究主体的开阔视野和新异思维。
如果说关于文学民族化的多角度思考是着眼于文学的外部规律、从宏观角度进入的话,那么,关于小说文体形态的思考则从结构与语言角度进入,侧重于文学的内部规律。离开上述整体历史语境,很难想象会有文学本体的独立探求,后者既是前者的实绩,也是其佐证。作者曾多年潜心于西方文论研究,深入其中又复返其外,因此,从文体入手解析新时期中国小说,从方法到深度都有突破。比如,作者高度重视小说的“对话方式”,并由此探究创作主体对隐含读者的选择如何影响了叙述话语的变化。新时期小说,便经历了从政治层面的浅对话向艺术审美层面的潜对话的转换,作家对读者的选择也由“模范读者”转向“超级读者”,由此带来的是文体结构、语式表述等一系列新变。相应于此,小说语言也从单纯的表达工具中解放出来,在其材料性意义上挖掘它的创造性的结构功能,甚至是对超度语言行为的追求。论中篇小说的审美形态,作者将其概括为拟实具象形态、心理意象形态、变形喻象形态、组构复合形态等,也颇富创意。总之,作者多向探索,新见迭出。
文学研究讲究“距离意识”,认为距离对象越远,研究就越趋客观,但对此过分强调则会让我们忽视当下文学发展中的许多东西。因此,不妨将近距离与远距离结合起来。事实上,当下文学状况很难离开80年代的文学发展,而对新时期二十年来的文学进行研究和再度反思在世纪末也愈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看,《文学觉醒中的文学思考》将近距离与远距离结合、宏观与微观互补、文学与文化互证,自有其重大价值意义。